和曾侍讲禁中闻莺韵

· 王绂
绿阴疏雨澹朝霞,紫禁啼莺竞物华。 声度箫韶偏宛转,地临霄汉绝喧哗。 才穿琐闼千条柳,又隔薇垣万树花。 佳唱寄来难即和,只愁贻笑大方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箫韶(xiāo sháo):古代的一种音乐,这里指美妙的音乐。
  • 琐闼(suǒ tà):指宫中的小门。
  • 薇垣(wēi yuán):指宫墙。
  • 佳唱:美好的诗作。
  • 贻笑:留下笑柄。
  • 大方家:指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翻译

绿荫下的细雨轻柔地洒在朝霞上,紫禁城中的黄莺在竞相展示它们的美丽。 它们的歌声在箫韶的伴奏下更显婉转,这里高耸入云,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黄莺刚刚穿过宫中的千条柳枝,又飞越了宫墙外的万树繁花。 你寄来的美好诗作难以立即和上,只怕我的和诗会留下笑柄,让有学问的人见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紫禁城中黄莺的歌声与自然景色的和谐共存,通过“绿阴疏雨”、“紫禁啼莺”等意象,展现了清晨宫中的宁静与生机。诗中“声度箫韶偏宛转”一句,巧妙地将黄莺的歌声与古代音乐相比,增强了诗的音乐美感。结尾处表达了对友人诗作的赞赏与自谦,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对诗歌艺术的尊重。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