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闻雁韵

· 王绂
灯残孤馆独醒醒,断雁那堪此际听。 老去情怀浑似水,年来踪迹尚如萍。 一天霜月飞何处,千里关山想宁馨。 料得豪家无此况,酣歌清夜对娉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断雁:离群的孤雁。
  • 那堪:怎能忍受。
  • 老去:年纪渐老。
  • 情怀:心情,情感。
  • 浑似水:完全像水一样,形容情感淡薄。
  • 年来:近年来。
  • 踪迹:行踪,活动轨迹。
  • 尚如萍:还像浮萍一样,形容行踪不定。
  • 一天霜月:满天的霜和月亮。
  • 飞何处:飞往哪里。
  • 千里关山:遥远的山川关隘。
  • 想宁馨:想象中的宁静和美好。
  • 豪家:富贵人家。
  • 无此况:没有这样的情景。
  • 酣歌:尽情歌唱。
  • 清夜:清澈的夜晚。
  • 对娉婷:对着美丽的女子。

翻译

在灯火残破的孤馆中,我独自清醒,离群的孤雁声怎能忍受此刻听闻。 年纪渐老,我的情感完全像水一样淡薄,近年来我的行踪还像浮萍一样不定。 满天的霜和月亮,它们飞往哪里?遥远的山川关隘,想象中的宁静和美好。 料想富贵人家没有这样的情景,他们在清澈的夜晚尽情歌唱,对着美丽的女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孤馆中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断雁”、“浑似水”的情怀、“尚如萍”的踪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中对比了富贵人家的欢乐与自己的孤寂,突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