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木翎毛

· 王恭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 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蜻蜓:一种昆虫,翅膀透明,飞行迅速。
  • 转逐:追逐。
  • 断香:指香气逐渐消散。
  • 歌鸟:指鸣叫的鸟。
  •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
  • 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果实。
  • 结子:结果实。
  • 荒山:荒凉的山。
  • 秋晚:秋天的末期。
  •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翻译

蜻蜓追逐着渐渐消散的香气飞舞,鸣叫的鸟儿在春末的时光里越来越少听到。 为了告诉那些珍贵的果实应该结果了,因为荒凉的山中秋天将至,凤凰将会饥饿。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蜻蜓追逐香气和歌鸟渐少的场景,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哀愁。诗中“琅玕应结子”一句,寓意着自然界中的生命循环和生长,而“荒山秋晚凤凰饥”则进一步以凤凰的饥饿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