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龙华琳宫避暑

· 王恭
避暑林扉兴不穷,仙家遥借翠微峰。 云间鸡犬稀人迹,石上莓苔见鹤踪。 冰簟更寻花处月,角巾闲挂鸟边松。 自从心境清凉后,却笑尘中万事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华琳宫:指龙华寺,琳宫是道观的美称,这里借指寺庙。
  • :门。
  • 仙家:神仙居住的地方。
  • 翠微峰:山峰名,这里泛指高山。
  • 鸡犬:指家禽家畜,这里指人间的生活气息。
  • 莓苔:青苔。
  • 鹤踪:鹤的足迹,象征仙境。
  • 冰簟:凉席。
  •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角的头巾。
  • 鸟边松:松树旁有鸟儿栖息,形容幽静。
  • 心境清凉:内心感到清凉宁静。
  • 尘中万事慵:尘世中的各种事情都显得懒散无趣。

翻译

为了避暑,我来到林中的寺庙,兴致盎然。仙境般的地方,远借高山之翠。云雾缭绕的山间,鸡犬之声稀少,人迹罕至,石上的青苔上偶见鹤的足迹。在花间的月光下寻觅凉席,角巾闲挂在鸟儿栖息的松树旁。自从内心感到清凉宁静之后,却觉得尘世中的各种事情都显得懒散无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龙华寺避暑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云间鸡犬稀人迹,石上莓苔见鹤踪”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仙境图景。诗中“冰簟更寻花处月,角巾闲挂鸟边松”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清凉心境下的闲适与超脱。尾联“自从心境清凉后,却笑尘中万事慵”则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纷扰的淡漠与超然,体现了其追求心灵清净的隐逸情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