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郑助教

· 王恭
海国霜寒断雁飞,五门何处整朝衣。 凤台月色空中白,长乐钟声马上微。 中岁一官仍独冷,西胶三礼似应稀。 杜陵别后襟期少,谁共樽中醉落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寄:敬赠。
  • 郑助教:人名,郑姓的助教。
  • 五门:古代宫廷设有五门,此指朝廷。
  • 凤台:传说中的仙境,此指高雅之地。
  • 长乐:汉代宫名,此泛指宫殿。
  • 西胶:指西周的学校,此泛指学校或学问。
  • 杜陵:地名,此指杜甫,代指诗人。
  • 襟期:抱负,志向。

翻译

在寒冷的海国,霜降时节,大雁不再飞翔,我在何处整理朝服,准备上朝呢? 凤台上的月光在空中显得格外皎洁,长乐宫的钟声在马背上听起来微弱而遥远。 中年时,我仍独自守着这份官职,感到冷清,对于西周学校的经典学问,似乎也渐渐稀少了。 自从与杜甫分别后,我感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越来越少,有谁能够与我一同在酒中沉醉,共同欣赏落日的余晖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海国霜寒中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五门”、“凤台”、“长乐”等词汇,展现了朝廷与高雅之地的景象,同时“西胶三礼”暗示了学问的衰微。结尾的“杜陵别后襟期少”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及对知己难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