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筹岩

· 王恭
筹峰迢递出高林,苔径苍苍洞穴阴。 独树断云孤鸟下,乱山残日一蝉吟。 双溪鹿过泉应碧,丈室僧归月又深。 几度欲携招隐兴,绿萝花处息尘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筹峰:指筹岩山,位于福建省。
  • 迢递:形容山峰高远。
  • 苍苍:形容苔藓茂盛。
  • 洞穴阴:洞穴内部阴暗。
  • 独树:孤立的树。
  • 乱山:连绵不断的山。
  • 残日:夕阳。
  • 一蝉吟:一只蝉在鸣叫。
  • 双溪:两条溪流。
  • 丈室:僧人的居室。
  • 招隐兴:指隐居的念头。
  • 绿萝:一种植物,常用于象征隐逸生活。
  • 息尘心:平息世俗的烦恼。

翻译

筹岩山高耸入云,穿过茂密的树林,苔藓覆盖的小径通向阴暗的洞穴。孤立的树下,云雾中断,孤独的鸟儿飞落;连绵的山脉间,夕阳残照,一只蝉在鸣叫。两条溪流中,鹿群经过,泉水显得碧绿;僧人从丈室归来,月光已深沉。多次想要带着隐居的念头,在绿萝花丛中找到心灵的安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筹峰”、“苔径”、“独树”、“乱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独树断云孤鸟下,乱山残日一蝉吟”一句,以孤鸟和蝉声为媒介,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宁静。结尾的“绿萝花处息尘心”更是深化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