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仲明游茅山诗

· 王绂
希夷生爱觅仙踪,采药华阳洞口风。 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 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 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希夷:指道家追求的虚无恬淡的境界。
  • 华阳洞:茅山的一个著名洞穴,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宿麝:指麝香,这里形容草香浓郁,似乎有麝香的味道。
  • 藏龙:传说中龙藏身的地方,比喻深邃神秘。
  • 宝鼎:炼丹用的鼎,象征炼丹的器具。
  • 铅花碧:指炼丹时产生的铅的化学变化,呈现出碧绿色。
  • 琅函:指用玉石制成的书函,这里指珍贵的道书。
  • 印篆红:指用红色印泥盖的印章,象征权威和神秘。
  • 昏瞀:指视力模糊,看不清楚。
  • 豁双瞳:指使双目明亮,看得清楚。

翻译

我生来就向往道家的虚无恬淡,喜欢寻找仙人的踪迹,在华阳洞口采药,感受那里的风。幽静的小路上,草香浓郁,仿佛曾经有麝香停留;古老的潭水边,云气温暖,似乎隐藏着传说中的龙。炼丹的宝鼎中,铅花呈现出碧绿色;珍贵的道书上,印章用红色印泥盖得鲜艳。回到人间后,我施展妙术,常常让那些视力模糊的人双目明亮,看得清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和探索,通过华阳洞、古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诗中“丹成宝鼎铅花碧”等句,展现了炼丹的奇妙过程,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向往。结尾处“归到人间施妙术”,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将仙境的智慧带回人间,造福世人的美好愿望。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