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训导廷献魁山旧隐

· 王绂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瞻斗:仰望北斗星,比喻仰慕高人。
  • 应魁:与魁星相应,魁星是古代神话中主文运、文章的星宿。
  • 孕秀:孕育英才。
  • 天赋:天生的才能。
  • 淹才:埋没才华。
  • 笔阵:比喻文笔雄健,如同军阵。
  • 文光:文采的光辉。
  • 蟾窟:月宫,比喻科举考试中的高第。
  • 禹门:指科举考试的考场。
  • 鹍鹏化:比喻人得到高升。
  • 芹泮:指学宫,古代学府。
  • 杏花:象征春天和教育。
  • 宦志:做官的志向。
  • 乡心:思乡之情。
  • 松径菊:松树和菊花,象征高洁和长寿。
  • 石田苔:石上生长的苔藓,象征隐居生活。
  • 归驾:归隐。
  • 移文:指官府的文书。

翻译

他的品德如同仰望北斗星般崇高,山名也应和着魁星的威名。这块土地灵秀,孕育出了英才,天生的才能绝不会被埋没。他的文笔雄健,令同辈惊叹,文采的光辉照亮了高台。他高攀月宫中的桂树,勇敢跃过科举的考场。已经如同鹍鹏般得到高升,却让猿猴和鹤鸟感到疑惑。他的学问在静谧的学宫中流传,琴声伴随着杏花开放。他的做官志向等待着云霄之上的机会,而思乡之情却随着岁月催促。松树和菊花在归途的小径上显得残破,石上的苔藓绿意盎然。如果他决定归隐,恐怕官府的文书也会劝他回来。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徐训导廷献的品德和才华,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他在文学和仕途上的成就。诗中“瞻斗”、“应魁”等词语体现了对徐廷献高尚品质的仰慕,“笔阵”、“文光”则突出了他的文学才华。后文通过“蟾窟桂”、“禹门雷”等意象,展现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辉煌成就。最后,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归隐之念,与徐廷献的仕途志向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期待。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

王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