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洞云耕隐卷

· 王恭
悠悠江上云,落落洞中叟。老大还耕谷口田,风流亦种柴桑柳。 萧散孤云野鸟边,夕阳门巷桔槔悬。秋风落叶黄花酒,盘石垂萝白日眠。 晓篱野菜迎霜绿,晚饭山厨旋蠹谷。羞逐邻翁日贩缯,懒随年少时干禄。 门前春雨泥复深,辛苦由来不愧心。鹿门向在云深处,刘表殷勤那得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落:形容孤独、不群。
  • :老人。
  • 柴桑柳:指陶渊明故里的柳树,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 萧散:形容悠闲自在。
  • 桔槔:古代一种提水工具。
  • 黄花酒:指菊花酒,秋天常饮。
  • 旋蠹谷:指临时磨谷去壳。
  • 贩缯:贩卖丝绸。
  • 干禄:求取官职。
  • 鹿门:指隐居的地方。
  • 刘表:东汉末年荆州牧,这里指外界的纷扰。

翻译

江上的云悠悠飘荡,洞中的老者孤独不群。年老体衰仍在谷口耕田,风雅依旧种植着柴桑的柳树。

悠闲自在于孤云野鸟之间,夕阳下门巷里桔槔悬挂。秋风吹落树叶,黄花开时饮酒,盘石垂萝下白日安眠。

清晨篱笆边的野菜迎着霜露绿意盎然,晚餐时山厨里临时磨谷去壳。不愿追随邻家老人每日贩卖丝绸,懒得像年轻人那样求取官职。

门前的春雨使泥土更深,辛勤劳作从不愧对内心。鹿门隐居之地深藏在云雾之中,外界的纷扰如刘表般殷勤也难以寻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老人的田园生活,通过“悠悠江上云”、“落落洞中叟”等意象,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诗中“秋风落叶黄花酒,盘石垂萝白日眠”等句,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隐士对简朴生活的享受和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隐逸诗的特点,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