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屈贲士仪部泰士职方

吁嗟漠漠步维艰,不敢安居有愧颜。 劳瘁十年双泪尽,飘零万里一生还。 禁承母命论时事,爱著僧衣住旧山。 兄弟壮年怀并美,风流谁复与追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吁嗟(xū jiē):叹息声。
  • 漠漠:形容心情冷淡或迷茫。
  • 步维艰:行走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 劳瘁(láo cuì):因过度劳累而憔悴。
  • 飘零:漂泊无依。
  • 禁承:承受,接受。
  • 僧衣:和尚的服装。
  • 旧山:指故乡或旧居。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有魅力。
  • 追攀:追随,效仿。

翻译

叹息声中,我感到迷茫且步履维艰,不敢安居,内心有愧。 十年的劳苦使我双泪流尽,漂泊万里后终于一生归来。 我承受母亲的命令谈论时事,喜爱穿着僧衣回到旧山。 兄弟年轻时都怀有并美的梦想,但现在,谁还能继续追随那风流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邦畿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吁嗟漠漠步维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生活的艰难,“劳瘁十年双泪尽”则深刻反映了诗人长期的劳苦和悲伤。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禁承母命”和“爱著僧衣”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结尾的“风流谁复与追攀”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