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尹右民北上

遥望长安暗路尘,北风催客雁声频。 文心此去高时价,好语偏留慰旧人。 桂树影摇波底月,梅花香透岭头春。 竹林未必皆贤隐,曾见山公据要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遥望:远远地看。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指代京城。
  • 暗路尘:指旅途中的尘土,暗示旅途的艰辛。
  • 北风:从北方吹来的风,常带有寒冷之意。
  • 催客:催促旅客。
  • 雁声频:雁的叫声频繁,暗示季节的变迁或旅途的孤独。
  • 文心:指文学才华或文人的心思。
  • 高时价:指在适当的时机得到高度的评价或重视。
  • 好语:美好的话语。
  • 偏留:特意留下。
  • 旧人:老朋友或熟人。
  • 桂树影摇:桂树的影子摇曳。
  • 波底月:水波下的月亮,形容月光的美丽。
  • 梅花香透:梅花的香气透出。
  • 岭头春:山岭上的春天,指春天的气息。
  • 竹林:此处可能指“竹林七贤”,古代著名的隐士团体。
  • 未必:不一定。
  • 贤隐:有德行的隐士。
  • 山公:指山涛,竹林七贤之一。
  • 据要津:占据重要的位置或职位。

翻译

远远地望着通往长安的暗淡路尘,北风催促着旅客,雁声频频。你的文学才华将在那里得到高度的评价,而你留下的美好话语,特意安慰了我们这些老朋友。桂树的影子在波光中摇曳,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梅花的香气透过了山岭,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虽然竹林七贤都是著名的隐士,但未必都是贤者,就像山涛也曾占据过重要的职位。

赏析

这首诗是王邦畿送别尹右民北上长安的作品,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北风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诗中,“文心此去高时价”一句,既是对友人才华的肯定,也寄寓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美好祝愿。结尾则通过提及“竹林七贤”和山涛,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可能的成就和地位的期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