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寐二首

穷崖多杂树,上与青冥连。 穿云下飞瀑,谁能识其源? 但闻清猿啸,时见皓鹤翻。 中有避世士,冥寂栖其巅。 翳予亦同调,路绝难攀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
  • 飞瀑:从高处垂直落下的瀑布。
  • 清猿啸:猿猴清脆的叫声。
  • 皓鹤:白色的鹤。
  • 避世士:隐居避世的人。
  • 冥寂:幽静无声。
  • 翳予:遮蔽我,引申为隐居的我。
  • 同调:志趣相投。
  • 路绝:道路断绝,难以到达。
  • 攀缘:攀爬。

翻译

在险峻的山崖上,生长着许多杂树,它们高耸入云,与天空相连。 穿过云层的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无人知晓它的源头。 只听见猿猴清脆的叫声,偶尔看到白鹤在空中翻飞。 在这幽静的山巅,隐居着一位避世之士。 我与他志趣相投,但道路断绝,难以攀爬到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而遥远的山林景象,通过“穷崖”、“杂树”、“青冥”、“飞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诗中“清猿啸”、“皓鹤翻”的描绘,更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灵动。最后提及的“避世士”与“同调”,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因道路艰难而难以实现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