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题古山寺

· 王恭
灵源飞鸟外,崱顶翠蒙茸。 雪覆经春叶,云残渡壑钟。 逢僧留半偈,习静爱中峰。 自笑红尘里,谁能寄远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源:指灵秀的水源或山水。
  • 崱顶:山峰的顶端。
  • 翠蒙茸:形容山峰被翠绿的植被覆盖,显得茂密而模糊。
  • 经春叶:经过春天的叶子。
  • 渡壑钟:钟声穿过山谷。
  • 半偈:佛教用语,指半首偈语,即佛经中的诗句。
  • 习静:修行禅定,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中峰:山的中央高峰。
  • 红尘:尘世,指人间繁华世界。
  • 寄远踪:留下远行的足迹或心迹。

翻译

灵秀的山水在飞鸟之外,山峰顶端被翠绿的植被覆盖得模糊不清。 雪覆盖了经过春天的叶子,云雾中传来穿过山谷的钟声。 遇到僧人,留下半首佛经中的诗句,我修行禅定,喜爱山的中央高峰。 自嘲地笑自己身处繁华世界,谁能留下远行的足迹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寺的静谧景象,通过“灵源”、“崱顶”、“翠蒙茸”等词语,展现了山水的灵秀与自然的生机。诗中“雪覆经春叶,云残渡壑钟”以雪和云为媒介,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声音的传递,增强了诗的意境深度。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