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沧洲野堂卷

· 王恭
白沙门外水粼粼,懒漫还宜漉酒巾。 华发任随风叶冷,远心惟与海鸥驯。 秋经泉石偏多梦,老向丘园有几人。 闻道壶觞仍爱客,风流能待布衣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清澈、闪烁的样子。
  • 漉酒巾 (lù jiǔ jīn):用来过滤酒的布巾。
  • 华发 (huá fà):指白发,多用于形容老年人。
  • 远心 (yuǎn xīn):指远离尘嚣的心境。
  • 海鸥驯 (hǎi ōu xùn):海鸥被驯服,比喻与世无争,心境平和。
  • 丘园 (qiū yuán):指田园或隐居之地。
  • 壶觞 (hú shāng):指酒器,也泛指饮酒。
  • 布衣贫 (bù yī pín):指穿着布衣的贫穷生活。

翻译

在白沙门外,水波粼粼,我懒散地适宜用漉酒巾过滤酒。 任凭白发随风叶般冷落,我的心境只愿与海鸥一样驯服于远方。 秋天经历泉石之间,梦境频多,老来在丘园中又有几人相伴。 听说那里的酒器仍爱招待客人,风流的生活能待我这布衣之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恭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的生活理想。诗中“白沙门外水粼粼”和“华发任随风叶冷”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后句“远心惟与海鸥驯”和“老向丘园有几人”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向往宁静、远离纷扰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