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送客

· 王恭
江城春半柳依依,客里相逢又远违。 谷口花深迷去骑,天涯草绿带行衣。 云开越水千峰出,路绕闽关一雁微。 想是故园佳丽地,候门童子喜君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依依:形容柳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 远违:远离。
  • 谷口:山谷的出口。
  • 迷去骑:使前行的骑者迷失方向。
  • 行衣:旅行的衣裳。
  • 越水:指越地的河流。
  • 闽关:指福建的关隘。
  • 一雁微:形容孤单,像一只雁那样微小。
  • 候门:在门口等候。
  • 童子:小孩。

翻译

春天的江城,柳枝轻柔地摇曳,我们在客途中相遇,却又即将远别。山谷口花儿盛开,深邃迷人,使前行的骑者都迷失了方向,天涯的草地绿油油,连带着旅人的衣裳。云散开,越地的河流映出千峰,道路蜿蜒至福建的关隘,孤单得像一只雁那样微小。想必是故乡的美丽之地,家门口的小孩正欢喜地等待着你的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江城的离别场景,通过“柳依依”、“花深迷去骑”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对远方的向往。诗中“云开越水千峰出,路绕闽关一雁微”一句,既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色,又暗含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结尾的“想是故园佳丽地,候门童子喜君归”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归途的期盼,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