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十咏绿湖

· 王恭
烟蔓日已长,露花日已滋。 为问东陵子,何似青门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洲:水边绿洲,常指隐居之地。
  • 烟蔓:烟雾中的蔓草,形容植物茂盛。
  • 露花:带露水的花朵,形容花朵娇嫩。
  • 东陵子:指东陵瓜的种植者,传说中秦末汉初的隐士召平。
  • 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之一,召平曾在青门外种瓜。

翻译

水边绿洲上的蔓草随着日子一天天茂盛,带露的花朵也日渐娇艳。 请问那东陵瓜的种植者,他现在的生活如何,是否还像当年在青门外种瓜时那样自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沧洲绿湖边的自然景象,引出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烟蔓日已长,露花日已滋”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而“为问东陵子,何似青门时”则巧妙地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怀念与追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