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霭(yǎo ǎi):形容云雾缭绕,模糊不清的样子。
- 鹅羊:此处可能指山名,具体不详。
- 橹(lǔ):船桨。
- 逆风:与风向相反。
- 上苑:皇家园林。
翻译
向南望去,长沙城在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鹅羊山只在傍晚的云彩东边。 天空高远,两支船桨在明亮的月光下哀鸣,江面宽阔,千帆在逆风中舞动。 花儿渐渐显得黯淡,惊觉春天已晚,水流不息,应是与旅人的忧愁无尽。 北飞的大雁也有来自衡阳的,皇家园林的书信却难以传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站在三山之上,远眺长沙的景象,通过“杳霭”、“暮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遥远的视觉效果。诗中“天高双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以对仗工整的句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哀愁的情绪。后两句则通过“花暗”、“水流”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旅途孤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时光的无限思索与感慨。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