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门与方昆山思道
知子日已久,今朝始相识。
会面良不易,开心复何惜。
谢子亦好怀,超然与世隔。
平生抱肺肝,倾倒恐不亟。
愧我何所言,无以慰悃愊。
功名自古难,所忌更孤植。
文字费精神,戒之在无益。
六籍皆通道,贵乎知用力。
学而不知本,悠悠竟奚得。
原泉自不已,四海乃其宅。
日月本有明,容光尽生白。
斯道固难言,多言转棼惑。
行行勿复语,愿子崇明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胥门:古代苏州城的一个城门,这里可能指代苏州或与苏州有关的地方。
- 方昆山: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乡。
- 思道:思考道理,这里可能指方昆山对道理的思考或追求。
- 悃愊(kǔn bì):诚恳,真挚。
- 孤植:孤立无援。
- 六籍: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 原泉:源泉,比喻事物的根源。
- 容光:指日月的光辉。
- 棼惑(fén huò):纷乱,迷惑。
翻译
我认识你已经很久了,直到今天才真正相识。 相见实在不容易,敞开心扉又有何可惜。 你也喜欢怀旧,超然物外与世隔绝。 我一生怀着真诚的心,恐怕倾诉得还不够急切。 我感到惭愧,不知道该说什么,无法安慰你的真挚。 功名自古难以追求,最忌讳的是孤立无援。 文字耗费精神,要警惕它带来的无益。 六经都是通往大道的途径,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努力。 学习而不知道根本,悠悠岁月最终又能得到什么。 源泉自然不会停止,四海之内都是它的家。 日月本来就有光辉,微小的缝隙也能照亮。 这个道理本来就难以言说,多说反而更加纷乱迷惑。 走吧,不要再说了,愿你崇尚明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昆山的深厚情谊和对学问追求的见解。诗中,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友人的长久认识和今日才得以相见的感慨,接着赞美了友人超然物外的品质,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情感的倾诉。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出了对功名、文字和学问的看法,强调了学问的根本和源泉的重要性,以及明德的崇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学问的深刻理解。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
方献夫的其他作品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一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一 》 —— [ 明 ] 方献夫
- 《 恭和圣制求贤 》 —— [ 明 ] 方献夫
- 《 本诚文光勿欺见过饮予偶成兼呈丹山家兄 》 —— [ 明 ] 方献夫
- 《 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 —— [ 明 ] 方献夫
- 《 喜黄小江佥宪至同坐宝峰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五 》 —— [ 明 ] 方献夫
- 《 驾游环碧演新乘马应制 》 —— [ 明 ] 方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