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前给事陈行四读书室

· 王恭
给事先朝罢官日,拂袖还山坐虚室。 牙牌角带厌羁縻,大布乌巾任閒逸。 邺侯架上五车书,玄宴床头万卷储。 心中有悟即大笑,怀里无钱常澹如。 忆昨逢君领乡贡,何限居人走相送。 南陌看花日几回,春闱得桂今成梦。 君家面面好林泉,莫把荣华记昔年。 一瓢且醉山中月,数亩还收江上田。 江田潮满春苗绿,瓜地秋香橘林熟。 古洞云龛鹤共行,石门沙岭僧同宿。 玉轴牙签半草堂,閒教子弟竞三场。 经旬不出蟏蛸户,见月唯开薜荔房。 西风黄叶何萧瑟,镜里秋霜数茎白。 壁间犹挂汾亭琴,扁上时看紫阳墨。 知君守道更忘贫,缃帙恒开绝四邻。 垂帷闭户且安命,未必琴书付别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给事:官名,明代设给事中,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之违失、章奏封还一权。
  • 羁縻:束缚,牵制。
  • 閒逸:悠闲自在。
  • 邺侯:指唐代李泌,封邺县侯,家中藏书丰富。
  • 玄宴:深静的宴息之所。
  • 澹如:淡泊的样子。
  • 春闱:明清科举制度,举人会试于春季举行,故称春闱。
  • 蟏蛸:一种小蜘蛛。
  • 薜荔: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缃帙:浅黄色的书套,代指书籍。
  • 垂帷闭户:指闭门读书。

翻译

在明朝担任给事中的先辈退休之日,他拂袖归隐山林,坐在空旷的房间中。他厌倦了官场的束缚,放弃了华丽的官服,换上了简朴的大布衣和乌巾,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书架上堆满了五车的书籍,床头也储藏着万卷书。他内心有所领悟时便会大笑,即使口袋里没有钱,他也保持着淡泊的心态。

回忆起过去与你一同参加乡试,无数乡亲送行的情景,如今看来,那些看花的日子和春闱得桂的梦想都已成空。你家的周围环绕着美丽的林泉,不必再怀念昔日的荣华。只需一瓢酒,就能在山中月下醉倒,几亩田地也能在江上收获。

江边的田地春潮涌动,绿苗如茵,瓜地秋香,橘林成熟。古洞中云雾缭绕,鹤与僧人同行,石门沙岭上,僧侣共宿。半间草堂里,玉轴牙签散落,你闲暇时教导子弟们参加科举考试。你经月不出门,只在月下打开薜荔编的房门。

西风吹过,黄叶萧瑟,镜中映出秋霜染白的几缕发丝。墙壁上挂着汾亭的琴,扁额上时常能看到紫阳的墨迹。你知道坚守道义,忘却贫穷,书架上总是摆满了书籍,与世隔绝。你闭门读书,安心命运,这些琴书未必会传给他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退休官员的隐居生活,通过对他的生活环境和心态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邺侯架上五车书”、“玄宴床头万卷储”等,强调了主人公的学识渊博和对书籍的热爱。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江田潮满春苗绿”、“古洞云龛鹤共行”,增添了诗作的意境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知识的尊重。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