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陈全果之将赴春卿远来索别遂作长句兼简郑林三二先辈

· 王恭
新宁造士谁最奇,阜阳说诗多解颐。 散帙长歌小山桂,垂帷或梦金明枝。 凉秋别我游乡试,寸晷风檐初得意。 垂棘悬黎又远投,淡墨毡书拟高第。 腊雪飞花满路岐,送君南浦亦凄其。 古来离别生亲爱,若问傍人那得知。 仙舟几宿经吴楚,水绿蘋香酒如乳。 扬子空江晓上潮,白门远树春含雨。 冠佩纷纷集凤台,千人角斗骋雄才。 宫花拂帽琼林醉,银烛朝天紫禁回。 君家大阮春坊客,宗弟金门早通籍。 退食应悬霄汉心,趋朝好献天人策。 一别云泥怅望深,看君此去得联簪。 倘逢梅雪凭相问,若得浮丘道远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宁:地名,今属湖南。
  • 造士:培养士人。
  • 解颐:开颜欢笑,此处指诗文能使人愉悦。
  • 散帙:打开书套,指阅读书籍。
  • 小山桂:比喻隐居或清高的生活。
  • 金明枝:比喻显贵或繁华之地。
  • 寸晷:短暂的时间,此处指考试时间。
  • 风檐:指考场。
  • 垂棘:美玉名,比喻珍贵之物。
  • 悬黎:美玉名,比喻珍贵之物。
  • 淡墨:指考试的答卷。
  • 毡书:指用毛笔书写的答卷。
  • 高第:考试成绩优异。
  • 腊雪:农历十二月的雪。
  • 飞花:雪花。
  • 南浦:送别之地。
  • 凄其:凄凉。
  • 亲爱:亲近爱慕。
  • 仙舟:指船只,比喻旅途。
  • 宿:夜。
  •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泛指江南地区。
  • 水绿蘋香:形容江南水乡的美景。
  • 扬子:扬子江,即长江。
  • 晓上潮:早晨涨潮。
  • 白门:南京的别称。
  • 远树:远处的树木。
  • 春含雨:春天带着雨意。
  • 冠佩:官员的服饰。
  • 纷纷:众多貌。
  • 凤台: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角斗:竞争。
  • 骋雄才:施展才华。
  • 宫花:宫中的花,比喻科举及第。
  • 琼林:指科举及第后的宴会。
  • 紫禁:皇宫。
  • 大阮:指阮籍,此处借指贤士。
  • 春坊:指东宫,太子的官署。
  • 宗弟:同宗的弟弟。
  • 金门:指朝廷。
  • 通籍:指在朝中任职。
  • 退食:退朝后回家吃饭。
  • 霄汉心:高远的心志。
  • 天人策:指治理国家的策略。
  • 云泥:比喻地位悬殊。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联簪:指同朝为官。
  • 梅雪:梅花和雪,比喻高洁。
  • 浮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道远心:志向远大。

翻译

在新宁培养士人中,谁最为出众?阜阳的诗人们讲诗时总能让人开颜欢笑。他们阅读书籍时常歌颂隐居生活,有时也会梦想显贵之地。凉爽的秋天,你即将离开去参加乡试,考试中你表现得非常出色。你带着珍贵的礼物远行,答卷上的字迹淡雅,预计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腊月的雪花飘满了道路,我在南浦送你,心中感到凄凉。自古以来,离别总是让人心生亲近和爱慕,这种情感旁人难以理解。你的旅途将经过吴楚之地,那里水绿蘋香,酒如乳般甘美。早晨的扬子江涨潮,南京的远树在春雨中显得朦胧。科举考试的场所聚集了许多官员,大家在竞争中施展才华。宫中的花儿拂过帽檐,琼林宴上你醉意盎然,朝见皇帝后回到紫禁城。你的家族中有在东宫任职的贤士,同宗的弟弟也在朝廷中任职。退朝后你怀着高远的心志回家,上朝时献上治理国家的策略。一别之后,我惆怅地望着你,希望你此去能与贤士同朝为官。如果遇到梅花和雪,请代我问候,表达我志向远大的心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赴考的情景,通过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小山桂”、“金明枝”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腊雪飞花”、“水绿蘋香”,营造了一种既凄美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待。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