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横图为姜养恬书

· 王恭
梗树重林隔花远,仙源一道缘溪回。 太常峰顶千秋雪,石门洞中万古苔。 石门隐映灵湫窟,积水澄波洞毫发。 龙鸣午夜发天声,僧定空山见秋月。 美人家住石门东,散帙垂帷杳霭中。 千嶂云来窗户白,半岩雨过野泉红。 美人自是儒林秀,叔父风流今白首。 醉来莫赌山阴棋,兴在宁陪竹林酒。 门前水硙霜花米,席上春盘脍鲜鲤。 何意匡庐四五峰,飞落君家画屏里。 君今见画思隐沦,谓我年来得句新。 谁知纸上千章富,不换仓中五斗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梗树:一种树木。
  • 仙源:指风景优美,环境幽静的地方。
  • 太常峰:山峰名。
  • 石门洞:地名,指石门山中的洞穴。
  • 灵湫窟:神秘的水潭。
  • 龙鸣:形容水声如龙吟。
  • 散帙垂帷:打开书卷,放下帷幕,形容读书的情景。
  • 杳霭:深远的云雾。
  • 千嶂:连绵不断的山峰。
  • 水硙:水磨。
  • 脍鲜鲤:切细的新鲜鲤鱼。
  • 匡庐:庐山,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隐沦:隐居。
  • 五斗陈:指五斗米,古代官吏的俸禄,这里比喻微薄的俸禄。

翻译

梗树和重重的树林隔开了远处的花朵,仙境般的小径沿着溪流蜿蜒回旋。太常峰顶上覆盖着千年的积雪,石门洞中长满了万年的苔藓。石门隐约映照着神秘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连细小的毛发都能映出。午夜时分,龙吟般的水声响彻天际,僧人在空旷的山中静坐,只见秋月高悬。

美人住在石门东边,她打开书卷,放下帷幕,身处深远的云雾之中。千山万峰的云雾使窗户显得苍白,半山腰的雨过后,野外的泉水带着红色。美人本是儒林中的佼佼者,如今她的叔父也已白发苍苍。醉酒后不再赌山阴的棋局,宁愿陪伴竹林中的美酒。

门前水磨碾出的米粒上覆盖着霜花,席上春盘里切细的新鲜鲤鱼。谁能想到庐山的四五座山峰,竟然飞落在你的画屏之中。你现在看到这幅画,思念着隐居的生活,说我近年来诗句更新颖。但谁知道纸上虽有千言万语,却换不来仓中那微薄的五斗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色的静谧与壮美。诗中“太常峰顶千秋雪,石门洞中万古苔”等句,展现了时间的深远与自然的恒久。同时,诗人通过对美人隐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