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舟中

· 王恭
暑气夕仍炽,澄江思夜游。 孤舟乘楚月,醉客发吴讴。 渔浦钟初断,枫林火渐收。 鸡鸣看海色,城阙复堪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暑气:夏天的热气。
  • :傍晚。
  • (chì):热。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想要。
  • 孤舟:单独的小船。
  • :趁着。
  • 楚月:楚地的月亮,这里泛指南方地区的月亮。
  • 醉客:醉酒的人。
  • :唱。
  • 吴讴(ōu):吴地的歌曲,这里指江南地区的民歌。
  • 渔浦:渔船停泊的地方。
  • 钟初断:钟声刚刚停止,指夜深。
  • 枫林:枫树丛生的地方。
  • :这里指渔火或灯火。
  • 渐收:逐渐熄灭。
  • 鸡鸣:鸡叫,表示天快亮了。
  • 海色:海边的景色。
  • 城阙:城门,这里指城市。
  • 堪愁:值得忧愁。

翻译

夏天的傍晚,热气依旧强烈,我想要在清澈的江水上夜游。 独自乘坐小船,趁着南方的月光,醉酒的客人唱起了江南的民歌。 渔船停泊的地方,钟声刚刚停止,枫树林中的灯火也逐渐熄灭。 听到鸡叫,看着海边的景色,城市的景象又让人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夜江上的景色和情感。诗中,“暑气夕仍炽”一句,既表达了夏夜的炎热,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烦躁。随后的“澄江思夜游”则展现了诗人想要借夜游来消暑和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诗中的“孤舟乘楚月,醉客发吴讴”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独自乘舟,听着醉客唱着江南民歌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最后两句“鸡鸣看海色,城阙复堪愁”则通过黎明的到来和城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夏夜中的复杂情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