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 王恭
桄榔叶底夜声寒,乡思无由梦里看。 明发不堪江上望,苍梧云尽水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桄榔(guāng láng):一种热带植物,叶大而长,常绿。
  • 苍梧:古代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这里泛指遥远的南方。
  • 明发:天明,黎明时分。

翻译

在桄榔叶的深处,夜晚的雨声带着寒意,思乡之情难以在梦中寻觅。黎明时分,我无法承受江上的眺望,只见到苍梧的方向,云彩散尽,水天一色,漫无边际。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夜晚的雨声和黎明的江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抑制的乡愁。诗中“桄榔叶底夜声寒”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寒意,增强了乡思的沉重感。“明发不堪江上望”则进一步以黎明的江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触及的悲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