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田家
日暮寄宿在田家,谷口南风生枣花。
田夫归来系牛牯,向前问客何乡土。
厨头唤妇具黄粱,树里携瓶沽酒浆。
木绵作衾溪石枕,青竹为灯照吟影。
田夫更语妻勿嗔,客子不是寻常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宿:借宿。
- 田家:农家,农民家庭。
- 谷口:山谷的入口处。
- 生枣花:枣树开花。
- 田夫:农夫。
- 牛牯:公牛。
- 何乡土:来自哪个地方。
- 厨头:厨房。
- 具黄粱:准备黄粱米饭。
- 沽酒浆:买酒。
- 木绵:木棉,这里指用木棉制成的被子。
- 衾:被子。
- 溪石枕:溪边的石头作为枕头。
- 青竹为灯:用青竹做成的灯。
- 吟影:吟诗时的影子。
- 嗔:生气。
- 寻常人:普通人。
翻译
日落时分,我借宿在农家,山谷口吹来南风,枣树正开着花。农夫归来,将牛系好,上前询问我来自何方。厨房里,他叫妻子准备黄粱米饭,又从树下取来瓶子,买了酒。木棉被和溪边的石头枕头,青竹灯照亮我吟诗的身影。农夫对妻子说,不要对客人发怒,这位客人并非普通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日暮时分在农家借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淳朴。诗中,“谷口南风生枣花”一句,既表达了时节的变迁,又增添了田园的生机。农夫的待客之道和家中的简朴布置,如“具黄粱”、“沽酒浆”、“木绵作衾溪石枕”,都体现了农家的热情与质朴。最后,农夫对妻子的嘱咐,更是突出了诗人不凡的身份,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淳朴民风的赞美。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 《 送别陈平叔归黄山 》 —— [ 明 ] 王恭
- 《 题高廷礼为陈拙脩绘沧洲隐 》 —— [ 明 ] 王恭
- 《 白莲图为番昜郭巡警赋 》 —— [ 明 ] 王恭
- 《 送人之京 》 —— [ 明 ] 王恭
- 《 题长乐林生叔达湖山幽处 》 —— [ 明 ] 王恭
- 《 题彭韫玉秋山行旅图 》 —— [ 明 ] 王恭
- 《 为郑彦林题渔樵耕牧四画 》 —— [ 明 ] 王恭
- 《 送粮长林思器赴召京师 》 —— [ 明 ] 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