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登乌石兰若怀洽公

· 王恭
宿云台下旧丛林,忆昨从师听梵音。 灯影夜窥猿鸟近,茶烟风飏薜萝深。 萧条香界栖禅处,寥落空门叹逝心。 欲问影堂何处是,桄榔孤树一蝉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乌石兰若:地名,指乌石山上的寺庙。
  • 洽公: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僧侣。
  • 宿云台:地名,指云台山,这里可能指山上的寺庙。
  • 丛林:指寺庙。
  • 梵音:佛教音乐,指僧人诵经的声音。
  • 灯影:灯光的影子。
  • 猿鸟:猿猴和鸟类。
  • 茶烟:煮茶时升起的烟雾。
  • 薜萝:一种植物,这里指寺庙周围的植被。
  • 香界:指寺庙。
  • 栖禅:禅修,指僧人修行的地方。
  • 空门:佛教的别称,也指寺庙。
  • 叹逝心:感叹时光流逝的心情。
  • 影堂:指供奉佛像的殿堂。
  • 桄榔:一种植物,这里指寺庙周围的树木。
  • 孤树:单独的树。
  • 蝉吟:蝉的鸣叫声。

翻译

在乌石山上的古老寺庙中,我回忆起昨日与洽公一同聆听僧人诵经的情景。夜晚,灯光的影子下,猿猴和鸟类似乎近在咫尺;风中,茶烟飘散,周围的薜萝显得更加深邃。如今,这禅修之地显得萧条,空门之中,我感叹着时光的流逝。想要寻找那供奉佛像的殿堂,却只见桄榔树下,一只蝉在孤独地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乌石山寺庙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夜晚灯光、猿鸟、茶烟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灯影夜窥猿鸟近,茶烟风飏薜萝深”一句,通过对光影和自然声音的捕捉,展现了寺庙夜晚的宁静与神秘。结尾处的“桄榔孤树一蝉吟”,则以蝉的孤独鸣叫,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佛教禅意的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