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马上

· 王恭
策马三山路,经过似胜游。 千门烟灶晓,独树钓台秋。 雁塔天边小,孤帆鸟外愁。 晚来灯火起,钟鼓凤池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古地名,今南京市。
  • 策马:骑马。
  • 三山路:指通往三山的道路,三山在南京附近。
  • 胜游:愉快的旅行。
  • 千门烟灶:形容城市中家家户户的炊烟。
  • 独树钓台:孤独的树和钓鱼的平台,形容景色的宁静。
  • 雁塔:古代用于观测天象和导航的高塔。
  • 孤帆:单独的帆船。
  • 鸟外愁:形容孤帆远去,如同消失在鸟儿飞翔的天际之外,引发愁思。
  • 灯火起:夜晚灯火亮起。
  • 钟鼓凤池头:钟鼓声在凤池头响起,凤池是南京的一个地名。

翻译

骑马经过三山路,旅途仿佛愉快游。 清晨家家炊烟起,秋日独树钓台幽。 天边雁塔显得小,孤帆远去引愁忧。 夜幕降临灯火亮,钟鼓声响凤池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冶城三山路的所见所感。诗中,“千门烟灶晓”生动地描绘了清晨城市的繁忙景象,而“独树钓台秋”则转向宁静的自然风光。后两句通过“雁塔”与“孤帆”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愁思。结尾的“灯火起,钟鼓凤池头”则展现了夜晚的繁华与喧嚣,与前文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旅途景色的深刻感受。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