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曾伯刚归青浦

· 王恭
太常峰南正雪飞,严公湖上梅初发。 遥天片日下沧波,断鸿声里人将别。 借问君家若个山,白云携得杖头还。 碧罗旧业连青浦,高卧心閒梦亦閒。 看君意气非常调,未肯逢时发西笑。 萍梗长留沧海踪,诗书不作青云料。 客里相逢情最亲,离居自愧家常贫。 旧游冠盖今谁在,白首襟怀有几人。 念君此行何草草,岐路吞声不能道。 遥传掬泪到麟峰,伤心为吊方山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应为作者所在地的山峰。
  • 严公湖:湖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位于作者所在地区。
  • 断鸿:指离群的孤雁,常用来比喻离别。
  • 若个山:哪座山,这里指曾伯刚的家乡。
  • 碧罗:可能指曾伯刚的家乡或住所的美称。
  • 青浦:地名,位于今上海市,曾伯刚的归处。
  • 高卧:指安闲地躺着,形容生活悠闲。
  • 西笑:向西而笑,比喻对远方的向往或对离别的无奈。
  •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青云料: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前途。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或显贵。
  • 方山皓:方山,山名,皓指明亮的月光,这里可能指曾伯刚的某个朋友或同乡。

翻译

太常峰南正飘着雪花,严公湖上的梅花刚刚绽放。 远处的天边,夕阳如片片日光洒在波涛之上,断鸿的叫声中,人们即将分别。 请问你的家在哪座山边,白云似乎带着你杖头的归途。 碧罗的故居与青浦相连,你将安闲地躺着,连梦都显得悠闲。 看你的意气风发,与众不同,不愿在逢时之际发出向西的笑声。 漂泊的生活常留沧海之踪,诗书不能成为你青云直上的材料。 作为客人,我们相遇时情感最为亲切,离别时我自愧家境贫寒。 旧时的游伴和显贵如今还有谁在,白首之年,怀抱这样的情怀能有几人。 想到你此行匆匆,岔路中吞声不语,无法表达。 遥传你含泪到达麟峰,我为你伤心,特地为吊唁方山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曾伯刚归青浦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太常峰的雪、严公湖的梅,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情感的深切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