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 王恭
秋风飞虏尘,闺里捣衣频。 拭泪逢边使,缄情寄远人。 不辞劳妾手,未省称君身。 莫待封侯日,归来但著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虏尘:指边疆战事。
  • 闺里:指妇女的居室。
  • 捣衣:古代妇女用木棒敲打衣物,使其柔软,便于洗涤。
  • 边使:指从边疆来的使者。
  • 缄情:封存情感,指写信表达情感。
  • 远人:指远在他乡的人,这里指丈夫或亲人。
  • 未省:不知道。
  • 称君身:适合你的身体。
  • 封侯日:指功成名就,封官进爵的日子。
  • 著新:穿上新衣。

翻译

秋风中,边疆战事频繁,家中的妇女们忙碌地捣衣。 她们拭去泪水,遇到了从边疆来的使者,便封存情感,写信寄给远在他乡的亲人。 她们不辞辛劳地亲手制作衣服,却不知道这些衣服是否适合远方的你。 不要等到功成名就,封官进爵的那一天,只希望你归来时能穿上我新做的衣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战事频繁的背景下,家中妇女们为远在他乡的亲人制作衣物的情景。诗中,“秋风飞虏尘”一句,既点明了时节,又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和紧张。后文通过“闺里捣衣频”、“拭泪逢边使”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妇女们的辛劳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莫待封侯日,归来但著新”,则表达了妇女们对亲人的深切期盼和美好祝愿,希望他们早日平安归来,穿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新衣。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间真情。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