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留别杨二高隐客三山

· 王恭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 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 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递:遥远的样子。
  • 仙井碧泉:指家乡的美景,仙井和碧泉是诗人家乡的特有景观。
  • 旧业:旧时的家园或事业。
  • 关河:泛指边关河流,这里指边疆的景色。
  • 鸿飞:鸿雁飞翔,常用来比喻离别。
  • 海国:指海边或海外的国家。
  • 春帆:春天的船帆,象征着远行。
  • 雪霁:雪后放晴。
  • 萍踪: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的生活。
  • 无住著:没有固定的住所。
  • 终食故江鱼:最终回到故乡享受家乡的美食。

翻译

离别的情感和羁旅的思绪交织在一起,如何是好?我梦见遥远的家乡山川,梦境中充满了乡愁。我思念着家乡的仙井和碧泉,那是我旧时的家园;客居之地庭院中芳草萋萋,对着离别的居所。夜晚,边关的河上,笛声悠扬,鸿雁已经飞远;春天,海国的船帆在雪后初晴的天空下扬起。我为自己的漂泊不定感到惭愧,而我知道你最终会回到故乡,享受那里的江鱼美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诗中通过“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等句,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美景和旧日生活的怀念。同时,“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等句,以边关的笛声和海国的春帆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最后,诗人以“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终将回归故乡的羡慕与自己漂泊无依的愧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