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东头燕喜时,衮衣亲捧万年卮。 天心祖德惟皇极,子燕孙谋有圣慈。 万丈莲花开玉井,九仙桃实荐瑶池。 周南周颂今重见,四海同赓既醉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禁:紫禁城,指皇宫。
  • 燕喜:宴饮喜庆。
  • 衮衣: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绘有卷龙的礼服。
  • 万年卮:指盛酒的器皿,寓意长久。
  • 天心:天意。
  • 祖德:祖先的德行。
  • 皇极:至高无上的皇权。
  • 子燕孙谋:子孙的谋划,指子孙的智慧和计划。
  • 圣慈:皇帝的慈爱。
  • 万丈莲花:形容莲花盛开,壮观美丽。
  • 玉井:神话中的井,这里指仙境。
  • 九仙桃实:神话中的仙桃,象征长寿。
  • 荐瑶池:献给仙境瑶池,表示尊贵。
  • 周南周颂:《诗经》中的两部分,分别代表南方的民歌和周朝的颂歌。
  • 四海同赓:四海之内共同歌颂。
  • 既醉诗:指《诗经》中的《既醉》篇,表达欢乐和满足。

翻译

在紫禁城东头的喜庆宴会上,皇帝亲自捧着万年卮,庆祝这欢乐的时刻。天意和祖先的德行都指向至高无上的皇权,子孙们的智慧和计划体现了皇帝的慈爱。万丈莲花在玉井中盛开,九仙桃实献给了仙境瑶池。如今,我们重见《诗经》中的周南和周颂,四海之内的人们共同歌颂《既醉》这首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皇宫中的喜庆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皇家的尊贵和喜庆。诗中“紫禁”、“衮衣”、“万年卮”等词语,都体现了皇家的庄严和富贵。同时,通过“天心祖德”、“子燕孙谋”等表达,强调了皇权的合法性和子孙的智慧。最后,以《诗经》中的篇章和四海同赓的景象,表达了全国上下的欢乐和团结,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赞美。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