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 王绂
日暮江天独倚楼,楼高凝望思悠悠。 仙人不见鹤不返,江水自流山自秋。 七泽渺茫孤鸟度,三湘寥落片云收。 数声长笛知何处,怀抱不胜今古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说中仙人乘鹤而去。
  • 七泽:古时楚地的七个水泽,这里泛指楚地的湖泽。(“泽”读音“zé”)
  • 三湘:说法多种,一般指湖南的湘潭、湘乡、湘阴,这里泛指湖南一带。

翻译

黄昏时分,我独自伫立在江边的黄鹤楼中,倚靠着楼栏,从高楼远望,思绪悠悠。仙人们不见踪影,仙鹤也一去不复返,只有江水自顾自地流淌,山峦依旧在秋天中显得萧瑟。楚地的湖泽辽阔渺茫,一只孤鸟飞过;湖南一带寂寥冷清,一片云彩飘走。不知何处传来几声悠长的笛声,我心中满是无法承受的今古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日暮时分的寂寥景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忧愁。诗的首联通过“日暮”“独倚楼”“思悠悠”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孤独、悠远的氛围。颔联中“仙人不见鹤不返”表达了对往昔传说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江水自流山自秋”则以自然景观的不变衬托出人世的变迁。颈联通过描写楚地湖泽的渺茫和湖南一带的寥落,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凄凉的感觉。尾联以长笛之声引发愁绪,“怀抱不胜今古愁”将这种愁绪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一个顶点。全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