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德常先生

· 王绂
杖藜时复到山城,鹤骨清癯步履轻。 不是里胥催过割,定因官府报开耕。 黄花绕径秋霜晓,红稻登场宿雨晴。 闻说近看庄子熟,满群家雁尽能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植物,这里指用藜木制成的手杖。
  • 鹤骨清癯:形容人瘦削而精神矍铄,像鹤一样。
  • 里胥:古代乡里的小吏。
  • 过割:古代指官府征收的杂税。
  • 开耕:开始耕作。
  • 黄花:指菊花。
  • 红稻:一种稻米,成熟时稻穗呈红色。
  • 宿雨:前一夜的雨。
  • 庄子:这里指庄稼,即农作物。
  • 家雁:指家养的鹅或鸭。

翻译

拄着藜杖时常来到山城,鹤一般的瘦削身躯,步履却轻盈。不是乡里小吏催促缴纳杂税,就是官府报告开始耕作。菊花环绕着小径,在秋霜的早晨绽放,红稻在晴朗的宿雨后被收割。听说最近庄稼成熟了,满群的家鹅都能鸣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者在秋天的田园生活中的景象。通过“杖藜”、“鹤骨清癯”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老者的形象,表现出他虽然年老但精神矍铄。诗中“黄花绕径”、“红稻登场”等句,以秋天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增添了诗意和美感。结尾的“满群家雁尽能鸣”则巧妙地以家鹅的鸣叫来象征丰收的喜悦,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满足。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