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陵:今江苏扬州的古称。
- 西上:向西行进。
- 悠悠:形容路途遥远。
- 吴岳:指吴地的山岳。
- 晓钟:清晨的钟声。
- 迷远骑:使远行的马匹迷失方向。
- 楚天: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凉雨:秋雨。
- 孤舟:孤单的小船。
- 琼花观:扬州的一处名胜。
- 炀帝宫:指隋炀帝在扬州的行宫。
- 二十四桥:扬州的著名景点,传说有二十四座桥。
- 歌酒夜:夜晚饮酒作乐。
- 玉箫:玉制的箫,此处指箫声。
- 吹断:吹奏到极点,此处指箫声停止。
翻译
你在广陵向西行进,路途遥远,今天我怜惜你踏上了远游的征程。 吴地的山岳在清晨的钟声中显得遥远,楚地的秋雨渐渐降临到孤单的小船上。 琼花观里的春天在哪里,炀帝宫前的树叶渐渐染上了秋色。 二十四桥上的夜晚,歌声和酒宴,玉箫的吹奏停止了,让人感到愁绪万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扬州的情景,通过对广陵、吴岳、楚天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孤寂。诗中“琼花观里春何在,炀帝宫前叶渐秋”一句,既表达了对扬州春色的怀念,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结尾的“二十四桥歌酒夜,玉箫吹断使人愁”则进一步以扬州的夜景和箫声的停止,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旅途的忧虑。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 《 田家喜晴 》 —— [ 明 ] 王恭
- 《 暮秋登冶城平远台 》 —— [ 明 ] 王恭
- 《 挽镏牧 》 —— [ 明 ] 王恭
- 《 登雁山望太常峰有怀所知 》 —— [ 明 ] 王恭
- 《 和詹时雨哭永宁许将军 》 —— [ 明 ] 王恭
- 《 辛巳九月邑大夫率僚佐及群士燕六平峰 》 —— [ 明 ] 王恭
- 《 书董景和家藏高待诏山水图 》 —— [ 明 ] 王恭
- 《 书沧州翁家藏高漫士山水图 》 —— [ 明 ] 王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