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云山小景

· 王恭
山蝉联兮青青,水潺湲兮浩浩。树丛丛兮远人烟,云漫漫兮飞鸟道。 岚光晻暧兮霁人目,黛色青苍兮不堪扫。微钟远兮东林,归帆邈兮仙岛。 彼角巾兮逍遥,谁同兮笑傲。予迷途兮既久,愧还山兮不早。 何云松兮可巢,感吾生兮将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蝉联:连续不断。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 丛丛:聚集的样子。
  • 漫漫:广阔无边的样子。
  • 岚光:山中的雾气。
  • 晻暧(ǎn ài):昏暗不明。
  • 黛色:深绿色。
  • 青苍:青色。
  • 微钟:远处传来的钟声。
  • :遥远。
  • 角巾:古代隐士戴的头巾,代指隐士。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笑傲:嘲笑和轻视世俗。
  • 迷途:迷失方向。
  • 还山:回到山中,指隐居。
  • 云松:高耸入云的松树。
  • 可巢:可以筑巢居住。
  • 感吾生:感慨自己的一生。
  • 将老:即将老去。

翻译

山峦连绵,青翠欲滴;水流缓缓,浩浩荡荡。树木丛生,远离人间烟火;云雾弥漫,鸟儿飞翔其道。 山中的雾气昏暗不明,却能清晰地映入眼帘;深绿的色彩青翠欲滴,却难以扫去。远处传来微弱的钟声,归帆遥遥指向仙岛。 那隐士戴着角巾,自由自在地生活,谁与他一同嘲笑和轻视世俗。我迷失了方向已经很久,惭愧未能早日回到山中隐居。 那高耸入云的松树,可以筑巢居住,感慨自己的一生即将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林景象,通过蝉联的山峦、潺湲的流水、丛丛的树木和漫漫的云雾,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岚光晻暧兮霁人目,黛色青苍兮不堪扫”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将山中的雾气和深绿的色彩描绘得栩栩如生。后文则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