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雁

长空嘹亮两三声,已遍西风百里城。 嗟尔避人非避世,是谁同听不同情。 衣冠择地皆南向,关塞寥天杳北征。 惆怅不传苏武信,残灯剔尽梦难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嘹亮:声音清脆响亮。
  • 嗟尔:叹息你,尔指雁。
  • 避人:避开人群。
  • 避世:避开世俗,隐居。
  • 衣冠:指士大夫,有文化的人。
  • 寥天:空旷的天空。
  • :深远,不见踪影。
  • 苏武信: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官,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期间他曾通过雁传书信给汉朝。这里指期待的消息。

翻译

长空中清脆响亮地传来两三声雁鸣,西风已经吹遍了百里城池。 叹息你避开人群而非避世,是谁与你同听这声音却不同情你的境遇。 士大夫们选择南方作为安身之地,而边塞的天空空旷,北征的消息杳无音讯。 我惆怅地等待着苏武那样的消息,但残灯剔尽,梦想难以成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空雁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诗中,“长空嘹亮两三声”以声音开篇,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凄凉的氛围。后文通过对“避人”与“避世”的对比,以及对“衣冠”与“关塞”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结尾的“惆怅不传苏武信,残灯剔尽梦难成”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希望的渺茫和内心的孤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