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 王恭
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 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猿:白色的猿猴,常用来形容山林中的灵物。
  • 雨花台:地名,位于今南京市,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战役,也是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 萧梁:指南朝梁朝,由萧衍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 空陵:指荒废的陵墓。
  • 荒苔:荒凉的苔藓,常用来形容荒废的景象。

翻译

白色的猿猴在雨花台附近啼叫,林中的僧人稀少,野外的殿堂敞开。 请问南朝的梁朝如今何在?只剩下荒废的陵墓,连树木都没有,只有荒凉的苔藓。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古寺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白猿啼近雨花台”一句,以白猿的啼声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萧梁”和“空陵”的对比,表达了历史的无常和人事的沧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