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赋荷花灯

· 王绂
翠芰红渠照眼新,装成灯火斗芳春。 中庭月色涵秋水,陆地花明隔暗尘。 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 可容一叶乘舟去,露发何妨醉脱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芰(jì):翠绿的荷叶。
  • 红渠:红色的荷花。
  • 照眼:映入眼帘,引人注目。
  • 装成:装扮成,这里指荷花灯的装饰。
  • 斗芳春:争艳的春天。
  • 中庭:庭院之中。
  • 月色涵秋水:月光如同秋水一般清澈。
  • 陆地花明:地上的花朵明亮。
  • 隔暗尘:隔绝了尘世的昏暗。
  • 归院:回到院子。
  • 金马客:指高官显贵。
  • 若耶人:指若耶溪边的女子,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
  • 一叶乘舟:乘坐小船。
  • 露发:头发散乱。
  • 何妨:不妨。
  • 醉脱巾:醉酒之后脱下头巾,形容放纵不羁。

翻译

翠绿的荷叶和红色的荷花映入眼帘,新鲜动人,装扮成灯火,在春天里争艳。庭院中的月光清澈如秋水,地上的花朵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隔绝了尘世的昏暗。回到院子,仿佛曾与高官显贵一同归来,听到歌声,怀疑是若耶溪边的美丽女子。可以乘坐一叶小舟前往,头发散乱又有何妨,醉酒之后脱下头巾,尽情放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夜庭院中的荷花灯景,通过“翠芰红渠”、“月色涵秋水”等意象,展现了清新脱俗的夜景。诗中“归院曾随金马客,闻歌疑是若耶人”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回忆和对美好女子的遐想。结尾的“一叶乘舟去,露发何妨醉脱巾”则流露出诗人放纵不羁、追求自由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

王绂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