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陈叔韬宿崇山兰若期少尹陈思孝不至赋得近体一首遂书于壁

· 王恭
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同,与。
  • 陈叔韬:人名。
  • 崇山兰若:指崇山上的寺庙。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省称,意为寺庙。
  • 少尹:古代官名,此处指陈思孝。
  • 化成:变化形成。
  • 烟磬:烟雾缭绕的磬声。
  • 微微:轻微,细小。
  • 何事:什么事。
  • 同心:志同道合的人。
  • 负期:失约。
  • 双树:指寺庙中的两棵树。
  • 焚香:烧香。
  • 栖鸟:栖息的鸟。
  • 空山:空旷的山。
  • 对酒:饮酒。
  • 白云随:白云相伴。
  • 风飘:风中飘扬。
  • 仙梵:指佛教音乐或诵经声。
  • 清机:清静的心思。
  • 月隐:月亮隐没。
  • 禅枝:指寺庙中的树枝。
  • 夜坐:夜晚静坐。
  • 明发:天明出发。
  • 寄声:传话。
  • 支公:指支遁,东晋高僧。
  • 浑似:完全像。
  • 郑当时:人名,东汉时期的名士。

翻译

与陈叔韬一同在崇山上的寺庙过夜,期待少尹陈思孝的到来却未果,于是赋诗一首并题于壁上。

夜晚,寺庙中的烟雾缭绕,磬声轻微,不知何故,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失约了。 两棵树下焚香,栖息的鸟儿安静,空旷的山中,饮酒时白云相伴。 风中飘扬着佛教音乐,清静的心思远离尘嚣,月亮隐没在树枝后,夜晚静坐,时间缓缓流逝。 天明出发时,传话给贤明的少尹,支遁高僧的境界,完全像郑当时的风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崇山寺庙中期待另一友人却不至的情景,通过寺庙的静谧、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元素,如“烟磬”、“双树”、“焚香”、“空山”、“白云”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末句以支遁和郑当时作比,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赏。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