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怀古

断桥斜日出云津,访古登临感慨频。 鹦鹉不吟梁浦月,铜鞮空唱岘山春。 雍台树色西连楚,樊口桃花北向秦。 下马便寻羊叔子,看碑几度欲沾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岘山: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
  • 云津:指云雾缭绕的渡口。
  • 鹦鹉:指鹦鹉洲,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 梁浦: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梁州的某个港口。
  • 铜鞮:古代乐器名。
  • 岘山春:指岘山春天的景色。
  • 雍台: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樊口: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 羊叔子:即羊祜,西晋名将,曾在岘山留下足迹。

翻译

斜阳照断桥,我走出云雾缭绕的渡口, 登上岘山,寻访古迹,感慨连连。 鹦鹉洲不再吟唱梁浦的月色, 铜鞮空自奏响,却唱不出岘山的春意。 雍台的树色与西边的楚地相连, 樊口的桃花向北绽放,仿佛要飘向秦地。 下马后,我便寻找羊祜的足迹, 几度看碑,泪水几欲沾湿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岘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诗中,“鹦鹉不吟梁浦月,铜鞮空唱岘山春”巧妙运用了对仗和象征,抒发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哀愁。而“下马便寻羊叔子,看碑几度欲沾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羊祜的敬仰和对历史的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人文情怀。

王鸣雷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