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埭曲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拼音
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朝天子:指南朝时期(420-589)的帝王,如梁、陈等朝代的君主。
- 射雉:古代的一种狩猎活动,用雉鸡比喻帝王的狩猎行为。
- 耿耿:形容星光微弱而明亮。
- 星参差:星星错落有致的样子。
- 铜壶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下,计量时间流逝。
- 梦初觉:梦醒的时候。
- 宝马尘高:豪华马车扬起的尘土,形容车马众多。
- 御柳:皇宫周围的柳树。
- 鱼跃莲东:可能是指池塘中的鱼儿跳跃,莲花盛开的景象。
- 宫沼:皇宫的池塘或湖泊。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
- 红妆万户:形容皇宫内众多宫女的美丽妆容。
- 碧树一声:青翠的树木上传来一声鸣叫,可能是报晓的鸟声。
- 盘踞势穷:形容政权长久稳固,但即将衰败。
- 朱方:红色方阵,此处可能指战争的场景。
- 彗星拂地:彗星接近地面,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 浪连海:形容战乱波及范围广,如同海浪般汹涌。
- 战鼓渡江:战鼓声传过长江,暗示战事逼近。
- 绣龙画雉:精美图案,可能指宫殿的装饰。
- 九鼎:象征国家权力的重要器物,此处可能指代江山社稷。
- 殿巢:宫殿成为鸟巢,比喻宫殿荒废。
- 十二金人:古代宫中守护神像,此处可能象征宫殿的荒凉。
- 霜炯炯:形容月光皎洁。
- 芊绵:茂盛的样子。
- 绿台城基:绿色的台城遗址,指南京的六朝古都遗迹。
- 暖色春容:春天的景色,但带有荒凉之意。
- 玉树后庭曲: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一曲,常被视为亡国之音。
- 野棠如雪枝:野地里的海棠花开得洁白如雪,象征清冷的结局。
翻译
南朝的天子们狩猎时,夜空星光明亮交错。夜晚铜壶漏声停止,他们从梦境中醒来,豪华的马车扬起尘土,却无人知晓。鱼儿跃出莲花东边的宫池,御柳间栖息着许多小鸟。皇宫里,万千宫女在镜子中映照出春天的画卷,青翠的树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鸣叫,宣告了天下的黎明。
然而,王朝的气运已尽,三百年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杀伐之气。彗星划过天际,战火蔓延到海边,战鼓声在江面回荡,尘土遮天蔽日。华丽的宫殿里,龙凤图案填满了井口,野火烧尽了九鼎,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宫殿甚至成了燕子筑巢之地,阶砖上长满蒿草,昔日的十二铜人也只剩霜白的影子。
台城的遗迹依旧繁茂,春天的暖色与荒凉的历史形成对比。谁又能想到,《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乐曲,最终只留下了野地里如雪的海棠,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和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南朝天子的奢华生活为背景,描绘了王朝末期的衰败景象。诗人通过星象、漏壶、马车尘土等细节,展现了皇室生活的富丽堂皇。然而,随着铜壶漏声的停止,梦境的破灭,暗示了王朝命运的转折。随后,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宫殿的荒凉,以自然景物的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无情和时代的沧桑。最后,以《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寄寓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哀思,具有深沉的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