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埭曲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 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 盘踞势穷三百年,朱方杀气成愁烟。 彗星拂地浪连海,战鼓渡江尘涨天。 绣龙画雉填宫井,野火风驱烧九鼎。 殿巢江燕砌生蒿,十二金人霜炯炯。 芊绵平绿台城基,暖色春容荒古陂。 宁知玉树后庭曲,留待野棠如雪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朝天子:指南朝时期(420-589)的帝王,如梁、陈等朝代的君主。
  • 射雉:古代的一种狩猎活动,用雉鸡比喻帝王的狩猎行为。
  • 耿耿:形容星光微弱而明亮。
  • 星参差:星星错落有致的样子。
  • 铜壶漏: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的水滴下,计量时间流逝。
  • 梦初觉:梦醒的时候。
  • 宝马尘高:豪华马车扬起的尘土,形容车马众多。
  • 御柳:皇宫周围的柳树。
  • 鱼跃莲东:可能是指池塘中的鱼儿跳跃,莲花盛开的景象。
  • 宫沼:皇宫的池塘或湖泊。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
  • 红妆万户:形容皇宫内众多宫女的美丽妆容。
  • 碧树一声:青翠的树木上传来一声鸣叫,可能是报晓的鸟声。
  • 盘踞势穷:形容政权长久稳固,但即将衰败。
  • 朱方:红色方阵,此处可能指战争的场景。
  • 彗星拂地:彗星接近地面,古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 浪连海:形容战乱波及范围广,如同海浪般汹涌。
  • 战鼓渡江:战鼓声传过长江,暗示战事逼近。
  • 绣龙画雉:精美图案,可能指宫殿的装饰。
  • 九鼎:象征国家权力的重要器物,此处可能指代江山社稷。
  • 殿巢:宫殿成为鸟巢,比喻宫殿荒废。
  • 十二金人:古代宫中守护神像,此处可能象征宫殿的荒凉。
  • 霜炯炯:形容月光皎洁。
  • 芊绵:茂盛的样子。
  • 绿台城基:绿色的台城遗址,指南京的六朝古都遗迹。
  • 暖色春容:春天的景色,但带有荒凉之意。
  • 玉树后庭曲:南朝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一曲,常被视为亡国之音。
  • 野棠如雪枝:野地里的海棠花开得洁白如雪,象征清冷的结局。

翻译

南朝的天子们狩猎时,夜空星光明亮交错。夜晚铜壶漏声停止,他们从梦境中醒来,豪华的马车扬起尘土,却无人知晓。鱼儿跃出莲花东边的宫池,御柳间栖息着许多小鸟。皇宫里,万千宫女在镜子中映照出春天的画卷,青翠的树上传来一声清脆的鸣叫,宣告了天下的黎明。

然而,王朝的气运已尽,三百年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杀伐之气。彗星划过天际,战火蔓延到海边,战鼓声在江面回荡,尘土遮天蔽日。华丽的宫殿里,龙凤图案填满了井口,野火烧尽了九鼎,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宫殿甚至成了燕子筑巢之地,阶砖上长满蒿草,昔日的十二铜人也只剩霜白的影子。

台城的遗迹依旧繁茂,春天的暖色与荒凉的历史形成对比。谁又能想到,《玉树后庭花》这样的乐曲,最终只留下了野地里如雪的海棠,见证了王朝的兴衰和世事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南朝天子的奢华生活为背景,描绘了王朝末期的衰败景象。诗人通过星象、漏壶、马车尘土等细节,展现了皇室生活的富丽堂皇。然而,随着铜壶漏声的停止,梦境的破灭,暗示了王朝命运的转折。随后,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宫殿的荒凉,以自然景物的对比,突显了历史的无情和时代的沧桑。最后,以《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寄寓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哀思,具有深沉的历史感慨。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