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郑相公寻

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 几韵飘寒玉,馀清不在风。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莲境:指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特指有莲花盛开的水域。
  • 竹房:用竹子搭建的房子,常用来指隐居或清静的居所。
  • 寒玉: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过竹林的声音。
  • 馀清:指风过后留下的清新气息。

翻译

我正要去寻找那莲花盛开的美景,却忽然发现竹房已经空无一人。 几声清脆如寒玉般的声音飘过,风停后留下的清新气息依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自然美景时的心情变化。首句表达了对莲花盛开之地的向往,而次句的“竹房空”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后两句通过“寒玉”和“馀清”的比喻,巧妙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妙,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清幽之美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