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图

何人图四皓,如语话唠唠。 双鬓雪相似,是谁年最高。 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皓:指秦末汉初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高士。
  • 唠唠:形容说话没完没了。
  • 豹褥:豹皮做的褥子,这里形容溪苔的色泽和质地如同豹褥般。
  • 伊余:“我”的谦称。

翻译

不知是什么人绘制了这四位皓首老人的图像,画面上他们像是在絮絮叨叨地交谈。他们的双鬓都如同白雪一般,真不知其中哪位的年纪最大呢。溪边的青苔连着那似豹皮褥子般的地方,仙人饮用的美酒沾污了如云朵般洁白的长袍。遥想他们忘却秦朝纷扰的时光,我自己似乎也应该一同逃入那远离尘世的地方啊。

赏析

这首诗以《四皓图》为题材展开。开篇以提问引出画面,赋予画中人物鲜活之感,让人仿佛能听到他们交谈声。描绘四皓外貌,强调双鬓如雪中对年龄未知的好奇增添诗的趣味性。“溪苔连豹褥,仙酒污云袍”运用奇特而形象想象与比喻,生动勾勒隐居生活的自然与不羁。既有清幽环境元素,又凸显超脱世俗气质。结尾处作者由四皓忘却秦朝纷扰,联想到自身,感慨自己也应逃离尘世,表达对四皓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当时文人对世俗纷扰厌烦以及对宁静闲适生活追求的思想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悠远,以独特视角通过对画作描述抒发出内心的情志 。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