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

浩气抱天和,闲园载酒过。 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 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 问师登几地,空性奈诗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气:宏大的气概。
  • 天和:自然的和谐。
  • 载酒:带着酒。
  • 秋景:秋天的景色。
  • 晚云:傍晚的云彩。
  • 翠玉:绿色的玉石,这里比喻美丽的景色。
  • 回凤:回旋的凤凰,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玄珠:黑色的珠子,比喻深奥的道理。
  • 肯在鹅:愿意与鹅为伍,比喻愿意与平凡的事物为伴。
  • 问师:请教老师。
  • 登几地:达到何种境界。
  • 空性:佛教术语,指万物的本质是空。
  • 奈诗何:对诗歌的无奈,指难以用诗歌表达空性的深奥。

翻译

宏大的气概拥抱自然的和谐,我带着酒闲逛过这园子。 漫步因为秋天的景色开阔,心随着傍晚的云彩增多。 美丽的景色让我想起回旋的凤凰,深奥的道理是否愿意与平凡的鹅为伴? 我向老师请教,达到何种境界,万物的空性又该如何用诗歌表达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带着酒在园中漫步的情景。诗中,“浩气抱天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宏大气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步因秋景旷,心向晚云多”则通过秋景的开阔和晚云的增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后两句则转向对深奥哲理的探讨,通过“翠玉思回凤,玄珠肯在鹅”的比喻,探讨了美好与平凡、深奥与浅显之间的关系。最后,诗人向老师请教,表达了对诗歌表达空性深奥之难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哲理的探求。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