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怆神:伤心,悲痛。
  • 期因:预期的结果或原因。
  • 海岳:大海和高山,泛指国土。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乾坤:天地,比喻国家的命运。
  • 吉人:好人,有德行的人。
  • 舟车:船和车,泛指交通工具。
  • 通津:通达的渡口,比喻通达的道路。
  • 方寸:心,内心。
  • 诸恶:各种恶行。
  • 狼虎丛中:比喻险恶的环境。

翻译

不要因为身处危险时刻就感到悲痛,前方的路程往往有其必然的原因。 要知道无论是大海还是高山,最终都会归属于贤明的君主,未必天地会辜负有德行的人。 道德何时曾真正消失?无论乘船还是驾车,哪里没有通达的道路? 只要心中没有各种恶念,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中也能安身立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诗中,“莫为危时便怆神”一句,即告诫人们不要因困境而失去信心,强调了面对逆境时的坚韧和乐观。后文通过对“海岳归明主”和“舟车何处不通津”的描绘,进一步阐述了无论环境如何,只要有德行和智慧,总能找到出路。最后两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更是强调了内心的纯洁和坚强是克服一切困难的关键。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

冯道

冯道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