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萧建

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 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 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 入林寒㾕㾕,近瀑雨濛濛。 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 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 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 泉鱼候洗钵,老玃戏撞钟。 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 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 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 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 涧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 畬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 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 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 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 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狖(yòu):指长尾猿。
  • 㾕㾕(sè):形容寒冷的样子。
  • (qiàn):壕沟,这里指深沟。
  • (yòu):长尾猿。
  • (jué):大猴。
  • 畬田(shē tián):指经过焚烧的田地。
  • 黔黎(qián lí):指百姓。

翻译

从地面攀登至青翠的山峰,悬崖层层叠叠,重峦叠嶂。 频繁地在危险的地方侧足而行,攀登深沟时,半身几乎与沟齐平。 长尾猿在攀援的桂树上啼叫,游人在松树旁喘息倚靠。 进入森林感到寒意袭人,靠近瀑布则雨雾蒙蒙。 小径滑石棱上,寺庙仿佛在山掌之中。 幡花飘扬,洁净地面,台殿映照在晴朗的天空。 胜景层层不同,高僧的院落处处相逢。 泉水中的鱼儿似乎在等候洗钵,老猴戏谑地撞击钟声。 外门凭借云雾遮掩,厨房中进行水舂。 搜寻泥土时和面,拾橡实半添种子。 渡过险峻的壑谷,持灯进入深洞探寻。 峭壁开裂,水面波涛汹涌。 涧谷中雾气缭绕,无土之地,深潭碧绿,似乎有龙潜藏。 焚烧过的田地一片洁净,谷中树木万株茂盛。 习惯于登临的野客,山房幽静,与世无争。 寒炉旁树根燃烧的火,夏日窗边竹梢的微风。 边疆需要贤能的相国,百姓托付于圣明的君主。 若你能放弃名利,岁末时一同相随。

赏析

这首作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登山探险的艰辛与自然景观的壮丽。诗中,“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等句,展现了山势的险峻,而“飞狖啼攀桂,游人喘倚松”则巧妙地融入了动物与人的活动,增添了诗意。后文通过对寺庙、森林、瀑布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结尾处提到“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费冠卿

唐池州青阳人,字子军。登宪宗元和二年第。母卒,既归而葬,以为“干禄养亲耳,得禄而亲丧,何以禄为”,遂隐池州九华山十五年。穆宗长庆中,殿院李行修举其孝节,拜右拾遗,冠卿不应命,时人高之。有集。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