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行
胡天夜清迥,孤云独飘飏。
遥裔出雁关,逶迤含晶光。
阴陵久裴回,幽都无多阳。
初寒冻巨海,杀气流大荒。
朔马饮寒冰,行子履胡霜。
路有从役倦,卧死黄沙场。
羁旅因相依,恸之泪沾裳。
由来从军行,赏存不赏亡。
亡者诚已矣,徒令存者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 清迥:清朗辽远。
- 孤云:孤单的云。
- 飘飏:飘动。
- 遥裔:遥远。
- 雁关:雁门关,古代军事要塞。
- 逶迤:曲折绵延。
- 含晶光:指雪光。
- 阴陵:阴暗的山陵。
- 裴回:徘徊。
- 幽都:阴暗的地方。
- 初寒:初冬的寒冷。
- 冻巨海:使大海冻结。
- 杀气:严寒的气息。
- 大荒:广阔的荒野。
- 朔马:北方的马。
- 寒冰:冰冷的冰。
- 行子:行人,指出征的士兵。
- 履胡霜:踏着塞北的霜雪。
- 从役:服兵役。
- 羁旅:在外漂泊。
- 恸:极度悲伤。
- 赏存不赏亡:赏赐活着的人,不赏赐死去的人。
- 诚已矣:确实已经结束了。
翻译
塞北的天空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朗辽远,孤单的云朵独自飘动。远处的雁门关外,曲折绵延的山脉闪烁着雪光。阴暗的山陵中,徘徊着久久不散的寒气,阴暗的地方几乎没有阳光。初冬的寒冷使得大海都冻结了,严寒的气息弥漫在广阔的荒野。北方的马在冰冷的冰上饮水,出征的士兵踏着塞北的霜雪前行。路上有因服兵役而疲惫的士兵,他们躺在黄沙场上死去。在外漂泊的人们因为相互依靠而感到悲伤,极度悲伤的泪水沾湿了衣裳。自古以来,从军的人,活着的得到赏赐,死去的却无人问津。死去的人确实已经结束了,只留下活着的人无尽的伤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塞北严寒的冬夜,通过“胡天”、“孤云”、“雁关”等意象,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孤独。诗中“初寒冻巨海,杀气流大荒”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寒冷的极致,突出了士兵们艰苦的生存环境。结尾处“赏存不赏亡”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漠视,表达了诗人对战死士兵的哀悼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