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 寒山
鹦鹉宅西国,虞罗捕得归。 美人朝夕弄,出入在庭帏。 赐以金笼贮,扃哉损羽衣。 不如鸿与鹤,飖飏入云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鹦鹉(yīng wǔ):羽毛艳丽,善学人语的鸟。
  • 虞罗:猎人用于捕鸟的网。
  • 庭帏(tíng wéi):堂前的帷幕,此处指庭院。
  • 扃(jiōng):关闭。
  • 飖飏(yáo yáng):飘荡。

翻译

鹦鹉居住在西方的国度,被猎人用网捕获归来。 美人从早到晚逗弄着它,带着它在庭院中进进出出。 把它赐予金笼来饲养,关闭起来损伤了它漂亮的羽毛。 它不如大雁和仙鹤,能够自由自在地飘飞进入云端。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被捕获后养在金笼中的遭遇,与鸿鹤能够自由飞翔相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诗的前四句描述了鹦鹉被捕获后成为美人的玩物,被困在金笼之中。后两句则通过与鸿鹤的对比,凸显出自由的可贵。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通过对鹦鹉的描写,引发人们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寒山

寒山

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