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吴宫

夫差昏暗霸图倾,千古凄凉地不灵。 妖艳恩馀宫露浊,忠臣心苦海山青。 萧条陵陇侵寒水,彷佛楼台出杳冥。 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夫差(fū chāi):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以昏庸著称。
  • 霸图:指吴国称霸的计划或野心。
  • 妖艳:指美艳而有害的事物,这里特指夫差宠爱的美女。
  • 恩馀:恩宠之余,指夫差对美女的宠爱。
  • 宫露:宫中的露水,比喻宫廷的奢华生活。
  • 忠臣:指为国家尽忠的臣子。
  • 海山青:形容忠臣的心志坚定如海山般青翠不移。
  • 陵陇:陵墓,指夫差的陵墓。
  • 杳冥:深远而不可见的地方。
  • 前车:前人的失败,比喻教训。
  •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都曾建都于南京。
  • 惺惺:清醒,明智。

翻译

夫差的昏庸导致吴国的霸业倾覆,这片土地因此千古凄凉,失去了灵气。 妖艳的美女在宫中享受着过度的宠爱,而忠臣的心却如海山般坚定,忧国忧民。 夫差的陵墓荒凉地侵入寒冷的水中,仿佛那些昔日的楼台已深藏于杳冥之中。 这些前人的失败教训并不遥远,六朝的君主们为何还不清醒,引以为戒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国夫差昏庸导致国家衰败的描写,警示后人应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诗中,“妖艳恩馀宫露浊”与“忠臣心苦海山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昏君与忠臣的不同命运和心志。结尾的“此是前车况非远,六朝何更不惺惺”直接点明主题,呼吁后人应保持清醒,避免重蹈覆辙。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