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

迢遰南康路,清辉得使君。 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 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 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 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 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遰(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清辉:清明的光辉,比喻清廉的政绩。
  • 虎符:古代调兵的信物,此处指官职。
  • 鹓署:指官署。
  • 闾阎:古代平民居住的地区,也指平民。
  • 九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消息传播广泛。

翻译

南康的道路遥远而漫长,清明的光辉照耀着即将赴任的使君。 秋天,他领受了虎符,早早地告别了官署中的同僚。 虔州地处偏远,与连绵的戍地相连,城池庄严,本就带有军队的气息。 江边的月亮低低地挂在栏杆之外,山岭上的云雾满满地填满了窗户。 这里的风景优美,百姓安居乐业,天空清澈,水陆交通发达。 他将以诗歌表达对惠政的赞赏,他的颂歌将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广为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杜郎中赴任虔州的情景,通过“迢遰”、“清辉”等词语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与使君的清廉形象。诗中“虎符”、“鹓署”等词语体现了使君的官职与离别的场景。后文通过对虔州地理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当地风景和民情的赞美,表达了使君对新任地的期待和对未来政绩的展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使君的威严与清廉,又透露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情绪。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