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七夕

月出西南露气秋,绮罗河汉在斜沟。 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 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 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罗:华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织女所织的云锦。
  • 河汉:银河。
  • 斜沟:斜向的水沟,这里指银河斜挂天际。
  • 杨家:指杨贵妃家,这里泛指富贵人家。
  • 鸳鸯幔:绣有鸳鸯图案的帐幔。
  • 张氏:可能指张良,这里泛指有才学的人。
  • 翡翠钩:用翡翠制成的挂钩,形容精美。
  • 香烛:带有香气的蜡烛。
  • 画屏:绘有图案的屏风。
  • 牵牛:即牛郎星,七夕时与织女星相对。
  • 砧杵(zhēn chǔ):捣衣的工具,这里指捣衣声。
  • 三篙水:形容水深,篙是撑船的竹竿。
  •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这里泛指水塘。

翻译

月亮从西南方向升起,秋天的气息随着露水而来,华美的云锦和银河斜挂在天际。富贵人家的帐幔上绣着鸳鸯,有才学的人家用翡翠制成的挂钩装饰。香烛上的花朵可能会妨碍到夜宿的燕子,绘有图案的屏风旁无人入睡,等待着牵牛星的出现。万家传来捣衣的声音,水深如三篙,这一夜的横塘仿佛回到了旧时的游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对月亮、银河、富贵人家的装饰以及夜晚的静谧氛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绮罗河汉在斜沟”一句,巧妙地将天上的银河与地上的水沟相比,营造出一种天上人间相映成趣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香烛、画屏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夜晚的宁静与期待。结尾的“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则带有怀旧之情,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七夕的描绘,也蕴含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